根据我校思政课建设相关工作安排,结合《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方案》,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各系持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主要交流研讨各门课程如何突出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线地位、如何将教育部骨干教师研修班在线课程学习内容融入课程教学等方面问题。各系教师积极参与、学习研讨,确保备课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于8月14日,在线召开集体备课会,学习交流了关于《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的理解。会议由系教学主任杨永强主持。会上张云龙副院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阐述了将这一热点问题转化为培养学生军工报国志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贺苗副院长从白皮书中相关表述的变化入手,列举了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将其与具体知识点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其他老师根据自身的科研与教学经历,逐一分享了各自对这一文本的思考,并探讨了如何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正确回应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等内容。通过此次集体备课,原理课课程组不仅在方向和底线两个层面就如何正确讲授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并在具体的方式方法、解读视角、特色发挥等层面就以后如何进一步处理此类具有高度舆情属性的相关问题积累了教学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系于8月12日,在线召开集体备课会。各位老师结合会前对“周末理论大讲堂”等专家报告的自主学习、《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的认真学习,通过轮流发言、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方式,对全体教师暑期备课进度及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会议由教学主任华艳君主持,马中化系主任高旭红、支部书记陈诚平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会。会议中,各任课教师就专题备课进度及暑期开展的实践调研和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了报。通过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用心讲好思政课,不仅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把好业务关,更要把好政治关。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力以赴、用心讲好新时代思政课。
思修与形势政策系于8月12日下午,在线召开集体备课会。思修与形势政策系组织全体专职教师结合会前对周末理论大讲堂等专家报告的自主学习,聆听了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金沙6165总站线路检测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占斌老师做“导读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讲座,并就如何将内容与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系主任高宝营、教学主任宫淑燕及思修与形势政策课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会。通过这次集体备课,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权力舞台中心东升西降,国际力量对比北分南合,世界思潮风起云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等等,我们面临多种外部和内部复杂环境和挑战。在此情况下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屋建瓴,意义重大,指明了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方向。思政课教师要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教学统一的尺度,自觉融入到思政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之中,特别是在有关宏观经济教学中和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教学中得到充分融入与体现。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于8月15日晚,在线召开集体备课会。各位老师结合会前对“周末理论大讲堂”等专家报告的自主学习、《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的认真学习,通过轮流发言、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方式,对全体教师暑期备课进度及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会议由教学主任房小捷主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依托课件展示的方式交流教学经验,帮助已经上过课的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新任课教师提升开展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教学方法。会上,马新蕊、山磊、马超、杜轶伦、房小捷等五位已经上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或课程的老师依次分享一个主题或单元的课件,主要介绍课程目标、教学重点、学生反映、课件如何配合教学,突出自身特色和教学心得。
思想政治教育系于8月15日晚,在线召开集体备课会。各位老师结合会前对周末理论大讲堂等专家报告的自主学习、《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的认真学习,通过轮流发言、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方式,对全体教师暑期备课进度及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院长杨云霞、系主任鲁杰及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工作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会。学习过程中,老师们普遍认为,白皮书的发表振奋人心,及时、充分地体现了中央对解决台湾问题、推进实现祖国统一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体现了中央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意志。国家的统一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同时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也不可阻挡。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台湾问题的历史,树立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图文:谢佳君
审核:蒲传新